京东工业赴港上市备案通过
2023年4月7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新规之后首批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情况,其中,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工业”)赴港上市备案获批。
京东工业于2023年3月30日在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IPO上市。
本次申报的类型是间接境外上市,备案申报主体为北京京东数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海通国际、美林、高盛为其联席保荐人,世辉为其境内律师。
京东工业,分拆自京东集团(09618.HK),布局专注于MRO采购服务的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业务。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按2022年的交易额计,京东工业在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排名第一。
按2022年的交易额计,京东工业成为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最大的服务提供商。
2017年,京东工业开始独立运营,并在2018年获得京东商城的首页入口。2020年到2023年,先后获得三轮融资,今年3月完成了3亿美元融资, 由阿布扎比主权基金Mubadala和阿布扎比投资基金42XFund共同领投,大型资管集团M&G、私募巨头EQT旗下的亚洲平台BPEA EQT(原霸菱亚洲投资)和老股东红杉中国等跟投。
投后估值67亿美元。 在完成B轮优先股融资的当月,港交所便公布京东工业的申报稿。
从收入构成来看,京东工业收入主要来自产品销售收入和广告等其他服务收入,其中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达90%以上。
2017年京东工业开始布局MRO采购服务的供应链技术服务,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按照2022年交易额来算,京东工业在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排名第一。
2022年京东工业交易额为223亿元,自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8.4%。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京东工业的净利润和毛利也连续三年增长。
其中,经调整利润分别为 4.36
亿元、 5亿元、 7.15亿元; 毛利分别为13.82 亿元、19.27 亿元、25.4 亿元。
招股书显示,2022年京东工业已服务6900个重点企业客户和超过260万家中小企业,其中重点企业客户包括约50%的中国《财富》500强企业及逾40%的在华全球《财富》500强企业。
京东系分拆子公司上市习惯扎堆出现,2020年前后,京东健康、京东物流等就上演了组团上市的剧情。
这次也不例外,除了京东工业外,还有京东集团供应链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京东产发也在3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此前京东集团旗下多个业务已完成独立上市:
2022年京东完成对达达控股,达达2020年6月在纳斯达克上市;
2022年7月,京东完成对德邦股份收购,德邦业绩并进
京东物流。
若京东工业上市成功,京东集团旗下控股的独立上市公司将增加到5家。 子公司与母公司的估值联动,京东集团整体市值也将迎来新的高峰。
无独有偶,京东系在批量制造IPO子公司,作为猫狗大战的另一位主角,阿里集团也不甘示弱。
在2023年2月28日阿里集团 宣布构建“1+6+N”的组织结构,即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
这意味着各个业务集团将能以更敏捷的姿态独立面对市场,未来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都将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