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的再平衡,紧随在战略性资产配置和战术性资产配置之后,我们将具体对再平衡进行介绍和说明。
一、资产配置再平衡
在再平衡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更多资金的投入,比如说一位投资者年底从股票上获得了2万元的收益,新的一年里他希望提高组合中债券的比重,因此他用这2万元收益中的一部分来购买了更多的债券。作为资产配置投资组合管理中最重要的动态管理环节之一,资产配置再平衡通过调整投资组合内部各资产比例的方式,即用卖出一些资产所获得的收益去买入另一些资产,从而达到使投资组合保持风险收益特征一致的目的。
在对资产进行了初始比例配置之后,由于各资产的驱动力不同,它们的市场表现出现了较大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流逝,资产间的比例也因此而偏离了目标配置比重,造成了资产集中的局面。如投资者组合内的某项资产,比如某家公司的股票这一年的涨幅很大,到了年底会发现这只股票上所占的资金比重远远高出其他的资产,这就打乱了整体的平衡,会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再平衡的作用就是辨别这种资产集中的局面,改善整体风险—收益情况,并且使得比例回到目标配置。
再平衡基于以下三个假设:
(1)投资收益在长时间内遵从均值回归,收益始终围绕均值波动,不会长期高于或低于均值;
(2)资产多元化能在给定收益的条件下降低风险,同时也能在给定风险的条件下提高收益;
(3)投资者所设置的目标配置比重与其自身的个人情况和市场前景相匹配,并且投资者在遵循时有足够的原则、判断力和愿景。
二、再平衡的范围
我们一般将投资者的资产分为四类:股票类资产、债权类资产、货币资产和另类资产。当其中任一类资产的配置比重过高时,均可能导致不良的结果,投资者需在保持该资产的高比重和将部分或全部投入到另外的一个或者多个资产类别当中。因此,再平衡需要在这几种资产中根据风险和收益特征再平衡资产的比重,以达到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
首先是股票类资产,股票市场普遍被认为具有反映经济发展的功能。股票类资产相对于债券和货币资产,波动较大,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投资者在进行股票资产的配置和再平衡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股市的波动风险。同时,对投资股票的风险多加关注,在股市进行股票投资时需要对市场有较为充分的了解。
其次是债券类资产。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较快,债券发行量可观,上升趋势强劲。长期来看国债收益率走势较为稳定,从债券市场各细分类别的收益率来看,我国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债券一年期收益率走势大致一致。整体而言,投资于债券市场能够获得长期的稳健收益,且相对于股票类资产,债权类资产风险较低。
货币资产是具有较低收益和较低风险的一类资产,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货币市场基金等,拥有较高的流动性,投资者一般是为了保证资产的流动性而选择持有。当一些特定事件发生而导致投资者的货币资产比重较高时,投资者应该考虑到分散化投资,将其转化为股票、债券资产和另类资产等。
另类资产主要包括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和实物资产等。相对前三类资产而言,另类资产,特别是大宗商品和实物资产,拥有较差的流动性和特殊的风险—回报情况,并且有着不可预知的资本流入流出时机,这些对于投资者来说会产生持有另类资产的难题。当投资者根据实际情况预测另类资产的前景并不明朗时,应该考虑将其转移至其他几类资产,例如当股票市场的预期表现明显优于另类投资时,我们应及时调整这两类资产间的比重,避免较多的损失。
三、再平衡的方法
再平衡有两种常用的策略,包括时间周期再平衡和波动区间再平衡。
时间周期再平衡策略是按照一定的频率对资产配置进行再平衡,这一频率可能是每几年、每年、每季度甚至每月,根据不同投资者对再平衡的重视程度、投资经验以及心理素质水平,再平衡的时间周期也会不同。但并非越频繁越好,再平衡所涉及的交易成本、时间成本、税收都是投资者需要慎重考虑的必需花费。
而波动区间再平衡策略则是首先结合历史数据,确定各类资产在资产配置投资组合中所占比重的合理波动范围,当资产比例处于波动区间内时,不进行资产配置再平衡,当比例突破波动区间上下限时,则进行再平衡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投资者并不需要完全严格按照最初设定的资产配置比重、时间周期或是波动区间,“一条路走到黑”,动态管理强调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进行不断正确的调整。综合国内和国际的投资活动,发现投资者在进行再平衡时主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卖出绩效优异的资产,买入绩效欠佳的资产。运用该再平衡方法的投资者认为绩效优异的资产可能会在之后的投资时期表现欠佳,而绩效欠佳的资产可能会在之后的投资时期表现较好。
(2)卖出绩效欠佳的资产,买入绩效优异的资产。运用该再平衡方法的投资者认为绩效优异的资产之后仍会保持较好的表现,而绩效欠佳的资产之后仍会继续表现欠佳。
(3)资产配置“漫步”,不额外进行再平衡,允许资产配置的比重逐渐由于投资表现倾向于绩效较优的资产。运用该再平衡方法的投资者的关注点是长期的战略资产配置,而不是再平衡;同时,投资者认为再平衡需要花费时间成本、交易费用等,并且不具有明智的投资观点,因此适合“漫步”型资产配置。
想要真正做好再平衡操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对于投资者在大类资产上的配置能力要求极高。投资者不仅需要仔细权衡风险及交易成本,还需要确定再平衡的范围、频率、配置比例;在选择再平衡的具体方法时也要求投资者通过情景分析,并对每种情况设定会发生的概率后,才能做出决定;再平衡还要求投资者熟悉市场整体和具体资产的各项历史数据,并正确分析并预期其未来前景。投资者在进行再平衡操作时,应该参考最初设立的战略性和战术性资产配置计划,保持原本的方针和战术,适度依据情况变化做出调整。更重要的一点是,投资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回报和损失,做出理性的判断。
骄阳(深圳)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客户提供【IPO规划和辅导】,帮助提供方案和实施指导,包含
IPO上市规划、IPO上市辅导、财税规划、股权激励等服务,并拥有十年以上经验丰富的团队成员,对相关业务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