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利不分权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但是由于员工并不享有表决权、所有权等实体权益,这就意味着员工只是获得股权对应的经济利益而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股权,所以激励效果也会受到限制。为了更深层次地将公司、股东和员工的利益绑定在一起,不少公司采取了“先分利后分权”的模式,即前期先与激励对象分享股权的分红权,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考核后,激励对象可以获得相应的表决权和决策权。常见的先分利后分权的模式有期股、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等。
期股
1.期股的概念
期股是企业所有者向经营者提供激励的一种报酬制度,其实行的前提条件是公司制企业中的经营者必须购买本企业的相应股份。
具体而言,就是企业贷款给经营者作为其股份投入,经营者享有股份对应的所有权、表决权和分红权。其中,所有权是虚的,经营者只有将购买期股的贷款还清后才能实际拥有;表决权和分红权是实的,但是经营者暂时不能拿走分得的红利,需要先用来偿还期股。要想把期股变实,经营者首先要把企业经营好,使之有可供分配的红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那么不仅期股不能变实,经营者本身的投入还可能亏掉。
2.期股的优缺点及其适用企业
(1)优点:
■ 员工不需要一次性拿出大量资金,而是通过逐次支付较少的资金来获得较多的股权。
■ 兑换周期较长,股票的增值与企业资产的增值和效益紧密相连,避免了经营者或员工的短期行为,有利于公司的中长期发展。
■ 有效调和一次性巨额奖励带来的收入差距矛盾。
■ 有效解决经营者购买股票的融资难问题,经营者可以出资购买,也可以贷款购买或者用奖金购买。
(2)缺点:
■ 期股最后可以转换为实股,如果公司事先没有设定合理的退出机制,那么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股权纠纷。
■如果公司经营不善,那么激励对象将面临亏损的风险,这会降低激励对象对期股的兴趣。
■ 兑换周期长,激励对象要在时间成本与经济利益之间进行权衡。
(3)适用企业:适用于国有独资企业或者经改制的国有控股企业。
股票期权
1.股票期权的概念
股票期权是指上市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以预先确定的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份的权利。在约定日期到来时,若公司股票价值上升,那么员工可以以事先约定的低于股价的执行价格买入,再以高价卖出获取收益;若公司的股票价格未明显上升或呈下跌趋势,那么激励对象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买入股票或是否按授予数量全部买入。
也就是说,股票期权是一种看涨期权,对激励对象来说是一种权利而非义务,激励对象可以在股票价格低于行权价格时选择放弃行权。因此,对激励对象而言,股票期权并没有风险;对公司而言,激励对象得到的是企业新增价值,不会侵蚀公司原有的资本存量,且激励对象行权时,还可以增加公司的现金流量。
股票期权与前文介绍的股票增值权有相似之处,它们都赋予激励对象获取未来风险收益的权利——当市场价格高于激励对象的行权价格时,激励对象可以行权获得收益,否则激励对象可以选择放弃行权,避免损失。但这两种方式在激励标的物的选择和激励对象收益来源方面存在区别。第一,就激励标的物而言,股票期权的激励标的物是企业的股票,激励对象在行权后可以获得完整的股东收益;而股票增值权是一种虚拟股权激励工具,激励标的物仅仅是二级市场股价和激励对象行权价格之间差价的升值收益,激励对象并不能获取企业的股票。第二,从
激励对象收益来源来看,股票期权采用“企业请客、市场买单”的方式,激励对象获得的收益均由市场进行支付;而股票增值权采用“企业请客、企业买单”的方式,激励对象的收益由企业用现金进行支付,其实质是企业奖金的延期支付
2.股票期权的优缺点及其适用企业
(1)优点:
■ 激励对象拥有选择权,若行权日届至时股票价格低于行权价格,激励对象可以选择放弃行权或者部分行权。
■ 只有当股票期权达到一定的时间或条件时,激励对象才可以拥有行权的机会。因此,激励对象为了达到行权条件或为了使股票升值以获得价差收入,在行权前会尽全力提高公司业绩。
■ 激励对象获得的是企业新增价值,不侵蚀公司原有资本存量,并且激励对象行权时需要付出一定的资金成本,可以增加公司的现金流量。
■ 股票期权根据二级市场的股价波动实现收益,激励力度大,并且与股票期权有关的法律法规较完善,同时股票期权受证券市场监督与管理,相对公平。
(2)缺点:
■ 行权有时间、数量、比例等限制。
■ 激励对象行权时需要支付现金,可能会有一些资金压力。
■ 不排除激励对象为了自身利益而采用不法手段抬高股价的可能。
■ 当前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差,易受市场投机因素、政府宏观政策等突发事件的影响。
(3)适用企业:适用于成长期或扩张期的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
骄阳(深圳)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客户提供IPO规划和辅导,帮助提供方案和实施指导,包含IPO上市规划、IPO上市辅导、财税规划、股权激励
,IPO上市财务规范落地辅导等服务,并拥有十年以上经验丰富的团队成员,对相关业务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