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交所官网显示,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蜂巢能源”)科创板 IPO获上交所受理,这也意味着全球前十动力电池企业中唯一未上市的公司正式进军资本市场。 招股书显示,蜂巢能源拟募资150
亿元,估值达到了 600亿元,
又一独角兽诞生。
1.动力电池行业梯队成型
近年来,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之一的动力电池行业,在需求爆发、技术驱动、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提速发展,市场竞争逐步加剧,行业呈现“巨头角逐,新势力崛起” 的局面。 目前,我国国内动力锂电池行业呈现高度集中的特点,已经形成了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包括行业的两大巨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第二梯队包括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天津力神和比克
电池 等;
第三梯队包括鹏辉能源、塔菲尔、蜂巢能源、星恒 电源
、多氟多新能源等。 其中,不乏有企业想更进一步,挑战行业龙头的地位。新贵蜂巢能源也不例外。
2.狂奔的蜂巢能源
作为动力电池领域的后起之秀,蜂巢能源前身是长城汽车下属动力电池事业部,业务范围覆盖动力电池核心材料、电芯、模组、PACK、BMS 、储能、太阳能的专业研发和制造。后 来于2018
年独立,独立之后的蜂巢能源从待机模式快速切换到狂奔模式:
2019年 7月,蜂巢首次对外发布四元和无钴电池;
2019年 11月,车规级动力电池工厂投产;
2020年 11月,发布欧洲建厂计划;
2021年 7月,无钴电池正式量产下线;
2021年 12月,发布短刀电池,覆盖从乘用车到储能、商用车、工程机械、非高速电车等全域使用场景。
毫无疑问,2021
年是蜂巢能源的高光之年,其全年装机量增长到3.1GWh,挤下亿纬锂能进入全球前十。前十并非终点, 蜂巢能源有更大胆的想法。
3.600GWh的战略目标
在2021年12月 8日的“电池日”上,蜂巢能源发布 “ 领蜂 600”战略,将2025年全球产能规划目标提升至 600GWh ,同时还透露在建产能已达297GWh,这样的追梦速度令同行无不感到震惊。
要知道,行业龙头宁德时代
对于2025年的产能规划也才670GWh 以上, 中创新航所规划的产能约为500GWh ;弗迪电池所规划的产能约为
450GWh ;国轩高科所规划的产能约为300GWh。是什么样的勇气让一个动力电池行业的“
新兵”夸下海口,成为仅此宁德时代的存在?
4.蜂巢能源的底气
无他,高筑墙,广积粮。
根据招股书显示,近三年来,蜂巢能源累计研发投入近15亿元,远远超出科创板对研发投入的要求( 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以上,或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 ) ,有力地支持了项目研发和创新发展,同时也成为其维系长远竞争地位的重要保障。2020年度及2021
年度,蜂巢能源动力电池专利公开量分别为 586项、878项,均位列中国动力电池专利公开量创新主体排行榜单第一。
在硬核技术加持下,蜂巢能源也获得了多家知名机构和明星股东的资金青睐,据不完全统计,蜂巢能源自成立至今,已获得7轮融资。背后的投资方不乏国投招商、碧桂园创投、中银投、深创投、建信投资、熙诚金睿、 IDG资本、浙大九智、启泰资本、川能投、鼎晖投资等知名VC/PE的身影,而融资总额已超过200 亿元。
有钱有技术,加快生产基地的建设进度已成蜂巢能源的当务之急。
蜂巢能源宣称,公司将在2023—2025
年年均新增100GWh,其中包括西北扩建储能基地20GWh,西南基地(成都、遂宁)扩建 87GWh ,北方区域(山东、河南)扩建80GWh,长三角区域扩建38GWh
;海外除欧洲 30GWh 的产能,拟在南美/印度/
东盟规划建设 20GWh 。
蜂巢能源还表示,公司在建产能已达297GWh
(四川遂宁基地29GWh、四川成都基地64GWh;江苏常州基地67GWh 、浙江湖州基地30GWh、安徽马鞍山基地20GWh、江苏盐城基地
23GWh 、南京溧水基地9GWh、江西上饶基地23GWh,德国萨尔州基地 30GWh ),并已经在全球规划了十一个生产基地。
如果规划顺利落实,这十一个生产基地理论上是大致能够支撑600GWh
的战略目标实现的。
5.蜂巢能源的难题
然而,一切是否如预期般顺利?
事实上,蜂巢能源的生产基地大部分还处于建设之中或者规划之中,没有实现投产,有的甚至刚刚完成签约。有测算表示,蜂巢能源若想达成600GWh的产能目标,总投资要超过 2000亿元。以蜂巢能源现有的资金体量来说,显然是远远不足的。因此,上市融资也成为了蜂巢能源的选择,据招股书显示,本次募资150亿元,其中
115 亿就是用于常州、湖州、遂宁等生产基地的建设跟投产。
而且,当前能否顺利上市还一切未知,以蜂巢能源的经营表现能够融到多少钱,也还未知。
从招股书显示的数据。蜂巢能源大部分收入都是由关联方长城汽车贡献,如何向监管机构解释其独立性,将是后期审核的重点问题。
单位:万元
年度 |
主营业收入 |
其中:长城汽车及下属公司收入 |
占比 |
2022年1-6月份 |
348,164.02 |
198,272.42 |
56.95% |
2021年度 |
423,881.56 |
366,086.17 |
86.37% |
2020年度 |
167,113.82 |
164,914.99 |
98.68% |
2019年度 |
81,281.93 |
81,171.31 |
99.86% |
此外,本次蜂巢能源选择了科创板的第二套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50 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5 亿元。主要原因就在于申报期内,蜂巢能源处于亏损状态,从2019年度开始,公司分别亏损32,564.74万元,
70,103.35 万元,
115,442.08 万元及 89,744.86
万元 ,累计亏损近30
亿元 。尽管科创板并无非盈利不上市的硬性要求,但未来能否实现盈利,也是需要考量的。
根据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 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装车量及市场份额,宁德时代以 80.51 GWh一骑绝尘,占比52.10% ,而蜂巢能源位居第六,占比2.1%。 乍 看下,双方差距似乎有点大,可不要忘了,这个赛道不缺后来居上,弯道超车的故事,在2017 年前,谁能想到宁德时代反超比亚迪,成为行业龙头,霸榜多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本文标签】 IPO上市规划
【责任编辑】版权所有
咨询热线
400-8066-098